記得初中課本中詩詞語句中有這樣一句詩詞,是清朝的大詩人辛棄疾寫的,“眾里尋他千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”辛棄疾的《青玉案?元夕》名句,把元宵賞燈熱鬧場面刻畫得維妙維肖。“賞燈”是元宵中最重要的活動,元宵節(jié)又是中國人的傳統(tǒng)情人節(jié)。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傳統(tǒng)的元宵佳節(jié)。
古時候如此,那么現(xiàn)代的元宵節(jié)花燈又是什么樣子的呢?接下來我將給你描述一下自貢的元宵節(jié)。自貢人把元宵節(jié)俗稱為“賞燈”。這里有句老話是:賞燈大過年,可見賞自貢花燈比春節(jié)是更加重視的。“賞燈”是自貢人走親拜友最繁忙的時間。奇怪吧,怎么元宵節(jié)會是大家竄門繁忙的日子呢?才一天時間呀,怎么串門。呵呵,別奇怪,自貢人過元宵可不只有一天哦。這是所知全中國唯一這樣歡慶元宵的地方,如果大家覺得這樣歡慶比傳統(tǒng)只在正月十五這天過元宵好,那就大力推廣吧。
正是因為自貢花燈的遠近聞名,自貢人因此過元宵節(jié)也是比其他地區(qū)更熱鬧的,自貢人過元宵節(jié),從正月初九到二十,跨時十多天,自貢人過元宵竟然是特有的一種方式。最特別之處,就是各村各屋各家各戶的“賞燈”日子不同。初十是你家賞燈,十二是他家賞燈。這樣分開賞燈日,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互相串門走親拜友,家家都可以在賞燈這天熱鬧一番。就象同事間,早早已經(jīng)約好你家十一賞燈我們要去你家,她家十二賞燈我們要去她家。這種過元宵的方式,沒法考證從何時開始,聽說這方式是由來已久。
上面主要介紹的是上個世紀自貢人元宵節(jié)的過法,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,客家人居住圍龍屋,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,原來的圍屋已經(jīng)不能容下眾多人口,所以有成就的子孫就會搬出老圍屋,另建新圍屋。為了不與原來老屋的親人在同一天賞燈,新搬圍屋的子孫往往都會改變賞燈日,這樣便于彼此之間在賞燈這天可以互相走訪歡慶。長期下來,就形成了現(xiàn)在這種特有的過元宵方式。從初九開始,只要哪家人放了鞭炮,你就可以認定他家是這天賞燈。有時相鄰的二家人也可能在不同的一天過元宵。